老师们,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主持召开了两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两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专门召开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是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刻体现。习近平在这些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理清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基本观点和发展过程,分析其原创性贡献和价值意蕴,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一,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发展过程:聚焦、深化、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重要会议和公开场合多次就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目标、任务、体制机制、整体性和创新性作出讲话和指示。
1 .提出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最新任务。习近平出席了两次全国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一次在2013年举行。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讲话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为相关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又一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是在“两个一百年”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会上,习近平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遵循和中心环节,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工作取得的成绩,从四个方面明确了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最新任务:一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扬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第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三是宣传思想工作要肩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责任,做好青年价值观引导,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四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设高标准、高要求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习近平的重要讲话是对十八大以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深刻总结,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大部署。
2.提出了“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维度拓展为办学和育人两个维度,明确提出了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并用“四个服务”、“四个坚持”、“四个正确认识”、“四个统一”的体系回答了这个根本问题:一是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服务”的原则。二是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促进高校和谐稳定”;三是高校要把德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形式,正确认识现阶段中国的特点和在国际环境中的比较,正确认识时代的责任和要完成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志存高远和脚踏实地,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四要引导高校教师做到“教书育人”“提问关注社会”“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的统一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深化发展的重要论述,具有里程碑意义。3.提出了“如何培养人”的问题。2018年9月10日至11日,恰逢我国第34个教师节。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新时期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坚持德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优先发展教育等“九个坚持”,集中体现在教育“如何培养人”这个首要问题上。我国的性质和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完成这一根本任务,习近平在讲话中用“六个努力”系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努力坚定理想信念,重点是增强受教育者的“志气”。二是努力培养爱国情怀,着力强化受教育者的“爱”。第三,努力加强道德修养,重点是强化受教育者的“心”。第四,努力增加知识和见识,重点是加强受教育者的“知识”。第五,努力培养奋斗精神,重点强化受教育者的“意义”。第六,努力提升综合素质,重点加强受教育者的“能力”。习近平的重要讲话,不仅为如何做好新时期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依据,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
二、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独创性贡献:把学校特别是高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
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有其独到的贡献。
1.一个根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他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重申了这个根本问题。一是明确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习近平明确指出,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本质规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属性是“合格”、“可靠”,“合格”、“可靠”的标准是“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突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谁培养人”关系到教育的地位和方向。为党和国家育人,是对“为谁培养人”问题的深刻回答。新时期,培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优秀人才是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明确“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三是系统表述“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怎样培养人”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的目标能否落实。2018年,习近平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对“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回答: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确办学政治方向,引导师生积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二是“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教育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三是形成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涉及到很多方面,要着力加强贯穿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2.一项根本任务:以德育人。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务。此后,习近平在多次召开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坚持德育的根本任务,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和丰富,丰富和完善了德育的理论内涵。首先是厘清“立德”与“庶人”的关系。习近平强调,德育应以德育为核心,以德育为基础。德育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注重独立地做好德育工作,而且要把德育贯穿于德育的全过程。“立德”是“立人”的前提和基础,“立人”是立德的目的和归宿。“它们互为前提和原因,包含着深刻的唯物辩证关系。二是强化立德庶人的地位意识。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的根本在于德育。此外,习近平还强调了高校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要责任,把高校师生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将立德庶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各方面教育,强化立德庶人的阵地意识。第三,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以德育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一结论充分体现了思政课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思政课把德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有利于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习近平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明确提出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强调高校dangwei要全面领导学校工作。第一,加强党的政治领导。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领导,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关于“讲政治”,习近平指出:“思想上政治上讲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道路。”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是坚持党对思想政治工作全面领导的具体体现,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与党的指导思想相适应。二是充分发挥dangwei领导的核心作用。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各级dangwei要担负起宣传思想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各级dangwei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地位,全面领导学校工作。第三,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方面。习近平强调,党的全面领导要贯穿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工作、宣传思想工作、高校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全过程,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必修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还对牢牢把握党对高校的领导,dangwei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dangwei对教师队伍的统一领导,作了系统全面的阐述。
第三,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突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重要论断,既是对“生命线”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准确定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价值意蕴。
1.思想政治工作是打好意识形态战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此外,习近平还对如何做好新时期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科学指导和明确部署,提出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的重要命题。打一场攻坚战,迫切需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从社会层面看,现阶段,我国社会整体呈现和谐稳定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不和谐因素。因此,要做好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导和激励功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思想工作,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对党的政策的理解支持。从学校层面来说,高校是打意识形态战的主战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根本任务。
2.思想政治工作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条件。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反映了我国在新的历史阶段的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而言,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条件。培养价值观的前提是能够准确深刻地解释其理论逻辑。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政治性和学术理性的统一,通过宣传思想工作强化群众的理论认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升华。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的统一,能够根据工作要求和现实需要,及时回应群众的价值诉求,引导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凝聚社会共识、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途径。习近平用“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最大公约数”、“民族基因”、“时代精神”等比喻强调了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用“扣好人生之初”的生动论述强调了加强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
3.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有效手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了培养“时代新人”的重大命题,明确了时代新人的地位和使命。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明确提出“培养新人”,就是“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对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了深刻阐述,明确指出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明确要“努力培养负责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回答了新时代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培养时代新人是高校的重大责任和艰巨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有效手段,是强基固本的战略工程,深刻影响着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习近平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教育的全过程和全方位”。高校在培养时代新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聚集效应,把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支撑,构建各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生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思政课: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