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市域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运行的重要节点,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维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今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加强和创新区域社会治理,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是我们党立足新时代、新阶段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下面,我就讲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加强和创新区域社会治理,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一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加强和创新区域社会治理,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本质上是一个谁负责、谁满意的问题。“执政之道,在于顺民意,关心民生”。城市是各种要素资源聚集、经济社会活动集中的地方。是多元社会利益分配和权力结构调整的政治社会领域。客观上要求城市治理既要满足人民经济增长的物质需求,又要满足人民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优美的生态环境和高效的公共服务的需求。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城市发展面临着人口大规模流动、利益多元化、社会信息化、思想多元化等复杂严峻的形势。市级社会治理在承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等刚性任务的同时,还融入了以人为本、服务为本、民生为本等包容性治理任务。因此,加强和创新区域社会治理的各项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着力解决影响本地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心中时刻想着人民的疾苦,心中时刻想着富民之道,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方法、精细的标准,更好地解决区域社会治理中的各类问题,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效率,确保人民群众在区域社会治理中能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和创新区域社会治理,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打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协同社会治理体系。市级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和基层治理的关键环节,既是国家社会治理大政方针的执行者和实施者,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引导者和推动者。创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协同社会治理机制,是解决当前基层治理实践中结构性弊端的关键举措。在加强和创新区域社会治理纵向发展中,要坚持dangwei领导,加强和完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社会治理机制,使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区域治理全过程,努力打造市县乡三级联动的纵向治理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因此,加强和创新区域社会治理,必须从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出发,把党的大政方针和制度安排与基层的整体规划和实际发展科学对接起来。一方面,市级党组织要处理好省市上下联动,融入省情社情,充分发挥省级dangwei政府在规划设计、政策支持、制度跟进等方面的引导和引领作用,为市级社会治理营造优质的行政生态。另一方面,要树立市级治理“一盘棋”的理念,完善权责明确、上下顺畅、步步为营的垂直治理结构,形成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组织实施、镇(街道)基础雄厚、基础扎实的治理链条。同时,在加强和创新区域社会治理横向发展中,要充分发挥区域层面较为完备的社会治理体系,具备解决社会治理主要矛盾的资源和能力,充分激发区域社会治理各主体的活力,打造全球协调、多元共建共治的横向治理格局。特别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市域是突出社会矛盾的聚集地,市域内的社会利益主体呈现出复杂多样的趋势。因此,加强和创新区域社会治理,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以解决和预防区域社会治理问题为突破口,建立政府、社会、市场和公民之间的合作和良性互动关系,积极搭建社会各方参与区域社会治理的平台和载体,拓展和完善多元主体参与区域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与政府优势、市场主体的竞争优势、社会组织的服务优势、人民主体的优势结合起来,凝聚多元共治的合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有责、人人享有的区域社会治理共同体。
加强和创新区域社会治理,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实现区域社会治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和法制化。治理与管理的区别体现了社会建设理念的突破和方法的创新。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正确认识和处理维稳与维权、活力与秩序的关系,切实发挥城乡一体化的结构优势、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专业优势和统筹区域发展的整体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社会阶层结构不断分化,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特别是一大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城市密集涌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共享经济等新事物在城市层出不穷,进一步加大了城市社会治理的难度。因此,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对社会运行和治理规律的认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和专项治理相结合,积极构建政治引领、法律保障、德治引领、科技支撑的区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确立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防控社会风险,不断提升统筹规划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创新驱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舆论引导管控能力、法律打击能力等区域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区域社会治理效能。
演讲结束后,请批评指正不恰当的地方。谢谢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市域社会治理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