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发展就是产业和生态的博弈,博弈的结果是达到一种平衡。一个新区的建设,不能走文涛shuji所说的“炸油条”式的路子,也不能走“摊大饼”式的路子,应该走“蒸馒头”式的路子,即组团式发展,中间是主城区、周边是次中心或卫星城,实现生态隔离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的和谐统一。在新区的建设发展中,应把握两点:一是文化的培育;二是科创的引领。
一、文化的培育。一个城市灵魂是文化,其特点或气质也是文化,改变人的一些思想认识上的阻碍,也需要从文化层面来解决。比如,携黄或者说跨黄,除了交通的堵塞以外,还要改变大家思想认识的问题,比如说,“买东不买西、买南不买北”这种认识。那怎么办?就是把文化符号做大。黄河在济南的文化符号,就是鹊华秋色图。所以说,要在鹊山、华山之间的黄河做景观,植入文化元素,展现一幅壮美的鹊华秋色图景。再加上我们一些桥隧的建设,消除跨黄障碍,让文化元素实现更顺畅的跨黄。对章丘来讲,集中了济南一大部分文化符号,比如我们有8500年历史的西河文化、4600年历史的龙山文化,有以李清照诗词为代表的清照文化,以百脉泉为代表的泉水文化,以孟洛川为代表的儒商文化,还有以邹衍、房玄龄、张养浩、李开先等为代表的名士文化。我们在古代东方文化里面,挖出了西河遗址、焦家遗址、城子崖遗址、洛庄汉墓等等,完整呈现了从远古走来的济南历史痕迹。我们怎么做文化?需要用好载体,有计划地在绣源河建造一些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馆群,一方面承载这些文化的文物和文化元素,另一方面也是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平台,打造好以后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社交、商务的平台和载体。然后,我们还要引进高层次企业,比如说乌镇、华侨城,凭借他们实力和经验来做大做强;还要拍摄一些影视剧,策划一些文艺活动,引领这个城市营造起爱美、追求美的氛围,让文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和体验章丘的一个符号。
二、科创的引领。新区的建设必须产业先行,要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产城融合。这里所说的产业不能是房地产,也更不能是占地多、效益低下的一般产业,必须由科创引领。shiwei提出打造“四个中心”,其中科创中心既为其他三个中心打造提供着智力和人才支撑,也对做大做强省会城市、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个地方的发展,路径都非常相近,比如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空间拓展等,但真正能让济南异军突起、弯道超车的,就是抓住科创中心建设不放松。作为济南,打造科创中心有着不错的底子。高校、科研院所丰富,人才智力密集,在副省级城市中具有比较优势。同时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成为优势产业,量子通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蓬勃发展,积聚了一大批创新企业。只要审时度势,发挥优势,拿出硬招实招,就能够逆势突围,弯道超车。要加强高水平科创平台建设,围绕十大产业应用导向,健全“企业出题、协同攻关、政府补助”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在市级层面建立一批源头创新示范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要激发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券等制度,加快泉城技术交易、科技金融两个中心建设。要加大高端人才及顶尖团队引进培育力度,应瞄准全球范围,采取点对点招、面对面谈、特事特办的方式,以舍得精神、精准政策吸纳集聚一批能够发挥“塔尖效应”的科研团队。要积极推动创新企业培育工程,实施创新发展“金种子”引进计划,实施科技发展“小巨人”培养计划,尽快形成产业竞争力。作为章丘,我们将坚定不移抓好交通、生态、产业、城镇四大提升,并发挥大学城优势,不断完善创业创新载体、扶持政策和生活服务设施,为创新人才安心就地创新和生活创造良好环境,努力成为省会东部科技创新源头和成果转化基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在全市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