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该县认真落实中央、省、市乡村振兴部署要求,以乡村文明建设“八大行动”为抓手,充分激发农村文化创新活力,大力提升干部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提升农村社会文明水平。 但是,与中央和省乡村文明建设的要求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还有许多困难和挑战亟待解决。
一、有问题
一、观念转变不够彻底。 一些农村干部对农村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只关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抓农村文明建设的力度不够。 个别干部对“办大事”等不正之风“视而不见”,以为别人花自己的钱,自己的事情,不问不问,有的甚至参与其中,避免引发矛盾。 有的人对乡风文明建设不热心,认为经济收入最重要。他们没有闲暇时间看文学作品,参加文艺演出。
第二,工作不够均衡。 在贫困村或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村,由于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和精神扶贫的宣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和群众精神面貌明显改观,乡村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在非贫困村或一些偏远乡村,由于缺乏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文化娱乐场所和设备缺乏,村容村貌基本没有太大改观,群众反映强烈,乡风文明建设进展缓慢。
第三,刻板印象依然存在。 有的互相竞争,办婚宴,收高价彩礼;有的讲究排场,搞封建迷信,办豪华丧事。 一些道德观念缺失,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等等。不良社会风气和不文明现象依然存在。 尤其是在婚姻消费方面,个人家庭在婚姻上的花费很大,同时农村人情消费也在上升。这种现象的蔓延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也深刻影响了农村人的价值观。
第四,文化供给相对匮乏。 一些农村文化服务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和使用不够频繁。有的村图书馆积满灰尘,有的农家书屋挪作他用,有的文化设备从未启封,有的活动室常年上锁,大大降低了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 在一些村庄,由于集体经济薄弱,缺乏专业人才,文化活动不够频繁和深入。仅限于春节、国庆、乡村庙会等重大节日。文化服务以传统戏曲和广场舞为主,文艺作品匮乏。农民晚上最重要的文化生活主要是看电视和玩手机,非常单调和贫乏。
第五,规则和机制还不完善。 一些机制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措施,执行参差不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等良好家风还缺乏一定的评价标准。红白理事会作用不明显,群众参与村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在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存在“政府在做,群众在看”的现象;个别的人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付出。农民的主体责任没有得到体现,积极性没有得到发挥,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文明建设的进程。
二、对策建议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转变观念。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农村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市县农村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民夜校等渠道,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明辨是非、美丑、荣辱的能力,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 充分发挥农村优秀老党员和老干部的道德模范作用,定期开展基层党员主题文化教育,运用党员联系户、党员积分制等形式,调动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腐朽文化滞后的侵蚀,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破除陈规。 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广播、电视、微信、Tik Tok等新媒体平台和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等传统教育阵地,继续深化移风易俗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铺张浪费、铺张浪费、盲目攀比。 以文明村镇创建为载体,大力倡导文明生态、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通过开展清洁美丽农民、五星农民、道德在农民等典型评选活动,充分激发群众的道德意识。 狠抓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努力提高农村党员整体素质,大力整治“办大事”、攀比、借机敛财等不正之风。
第三,发展农村经济,打牢物质基础。 积极督促各镇、各部门切实加大投入和监管力度,大力推进“牛扩、果提、菜突破”工程,重点建设养殖小区、蔬菜园区等项目,大力推广高效种植模式,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全面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就业培训等优惠政策,支持家庭农场、行业协会、合作组织等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积极吸引农村劳动力和青年返乡就业创业。 继续深化农村“三改”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乡村振兴资金的监管和使用,鼓励和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各类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为推进农村文化设施开放运营常态化、文化活动正规化提供资金保障。
第四,加大要素投入,丰富文化供给。 按照“修复一批、改造一批、建设一批”的思路,继续加大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加大对非贫困村的资金投入,改造完善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购置服装、表演道具、乐器、音响等文化设备,努力弥补非贫困村文化服务短板。 深入挖掘和培养本土文化人才,通过“师从”和“结对帮扶”等方式,努力培育壮大农民文化协会队伍 定期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宣传教育和群众文化活动,通过组织文化展览、文艺演出、文化培训和送文化下乡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第五,完善规章制度,构建长效机制。 根据乡村振兴的要求和农村发展趋势的变化,进一步修订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健全创新村红白理事会、村民理事会、道德理事会、禁赌禁毒协会等社会组织,推进乡风文明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完善资金投入机制,采取“一点财政投入、一点部门扶持、一点社会赞助、一点市场运作”的方式,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农村文明建设纳入年度政绩考核和领导干部考核,加强农村文明建设监督检查,对工作做得好的农村要表彰奖励,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要督促通报批评,整顿和督促社会风气长期好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