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对新常态下我市经济发展的调查思考
- admin
发布于 2021-01-11 09:25:00
- 分类:报告范文
- 阅读()
- 评论()
正确看待“四大关系”坚定推进赶超发展
——对新常态下我市经济发展的调查思考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处于新旧产业与动力转换“衔接期”的特征进一步凸显。zy政治局会议近期强调,要“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一季度,我市经济增速也明显放缓,生产总值同比仅增长X%,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增长X%、增速回落X个百分点。在严峻挑战面前,XX如何适应新常态,谋求赶超发展,实现同步小康战略目标?近期,我们做了一些调查和思考,深感我市在新常态下应准确看待和把握“四大关系”,全力推动经济保持较高增速,为实现各项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正确看待速度与质量,强化追赶超越意识。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一个显著表现是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而其根本实质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增长动力的转换和发展质量的提升。因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而影响了发展速度,虽然我们应该保持平和心态和足够定力,但决不意味着非慢不可、越慢越好。从国家层面看,有经济学家认为,东部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已基本完成,受国际市场影响出口势头减弱,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更可能转入中速发展;而西部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需要靠投资拉动,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也只有这样,全国才可能保持中高速发展。从我市实际看,今后一个时期,要补齐人均GDP低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就要按照省政府提出的XX经济增速要高出全省平均水平X—X个百分点的要求,千方百计保持较高发展速度。一季度,我市经济增速回落过快,使完成年度目标的压力徒增。面对严峻态势,更需要我们深刻把握xxsj关于“XX正处在追赶超越阶段”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追赶超越意识,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促进内在潜能加速释放,推动经济重新回到赶超发展的上升通道。着眼这一目标,必须切实落实zy围绕稳增长提出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扩大消费、房地产健康发展、创新驱动、国企改革、京津冀协调发展等八大对策,狠抓“五个支撑”:一要抓好工业这一支柱。紧紧围绕“工业翻番工程”,打好园区提升、“小巨人工程”、政策扶持、强化服务等一系列组合拳,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二要抓好项目这一关键。突出航空智慧新城、众泰XX汽车产业化基地、镇巴油气田开发等重大产业项目,确定专门班子,抽调精干力量,紧扣关键环节,全程跟踪,尽快突破,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三要抓好投资这一要害。大力推进“千亿投资工程”,持续抓好交通、城镇化、水利、新型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民生工程、生态建设投资,保持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四要抓好消费这一热点。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工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定制类消费等消费业态,创新商业营销模式,落实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拓展消费市场。五要抓好农业这一基础。以“农业倍增工程”为抓手,加快壮大农业主导产业,提升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二、正确看待存量与增量,持续提升增长动力。
有学者研究认为,消除妨碍资源配置的体制性障碍,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可以发掘新的增长源泉、形成新的增长动力。转方式的主要表现是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调结构的主要表现是产业结构升级,其关键都是生产要素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更高的部门转移,进而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机制和增长点,从而使经济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提高。从我市产业结构的现状来看,“存量”方面,三次产业结构不协调,多数产业处于产业链前端或价值链低端,龙头企业偏少,产业集中度偏低;“增量”方面,大项目好项目引进不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比较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落后“存量”不能突破传统模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量”不能迅速成长、形成新的增长点,必然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一路减缓。因此,我们应该自觉顺应“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等转型升级新要求,坚持“存量”提升与“增量”优选并重,做到“存量”转方式、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增量”调结构、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提升增长动力。当前重点要在“三个加速”上着力:一要加速壮大“五大产业”。坚持整合资源、外引内联,创新驱动、打造品牌,不断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品、旅游文化和高科技“五大产业”,加快建设绿色循环工业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绿色食药基地、新材料基地,带动产业结构全面升级。二要加速提升“存量”。鼓励引导现有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扩张先进产能,加快高端产品核心技术研发,加大数控机床、精密仪器等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力度,推进钒、钛产品的深度开发,全面促进产品升级。三要加速优选“增量”。全力以赴抓招商抓项目,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建立以技术创新、生态环保、税收贡献为导向的产业促进机制,着力引进高端的、高附加值的、带动性强的项目,把增量增在高端产业、优质项目、产业链发展缺失环节上,保持经济增速,增强发展后劲。
三、正确看待投资与创新,打造增长强力引擎。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包括体制创新、理念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许多方面,其中科技创新是关键。长期以来,由于我市工业化水平不高,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一直是我市的薄弱环节,应该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的转换。同时,对于创新也要有更加深刻地认识,xxsj指出:“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也就是说,创新驱动和投资驱动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创新的载体是新项目、新设备和新技术,这些要靠大量的优质投入来实现。没有投入,创新就是空中楼阁。我市一批制造业企业能够一直保持同行业的领先水平,就是因为建设了一个个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大项目、好项目,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因此,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加大投入的客观要求,改变的是投入的质量和方式。对我市来说,要摒弃那种只看投资规模、不管投资质量,只看眼前利益、不管长远利益的粗放式投资,坚持正确投资导向,打造推动增长的强力引擎。按照这一要求,要在“三大环节”上下足功夫:一要把投向。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作为投入的重点领域,通过投入的“精准发力”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要拓渠道。要用好市财政产业扶持专项资金,积极争取中省投资,不断扩大招商引资,着力激活民间投资,使创新领域的投资保持较高增速,以优质投入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三要抓载体。围绕重点领域精心谋划一批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产业、融合性发展类重大项目,形成“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持续提升我市经济发展水平。
四、正确看待机遇与挑战,全面激发增长活力。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然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必然经历许多阵痛和考验。可以说,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困难在加大、风险在加剧、挑战在增多。但挑战与机遇往往是一对“孪生兄弟”,同时存在、相互依存,关键是能不能在挑战中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当前,我国发展仍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宏观调控的政策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没有变。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将使市场经济的活力得到更好释放,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新的增长点加快孕育。从我市的发展基础来看,实施“六大战略”、壮大“五大产业”、推进“十大工程”、建好“五大园区(村)”,彰显“两汉三国、真美XX”城市品牌的叠加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加之我市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优化,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将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区位、生态、资源、文化等后发优势正在加快向现实优势转化。能否牢牢抓住有利机遇,能否经受严峻挑战考验,关键在人。当前,应按照中、省对各级xx政干部抓好经济工作、增强新的本领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深入开展“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和推动
全市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记使命、奋发有为,以新作为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以新举措全面激发增长活力。目前应重点力推“四个到位”:一是分析研判要到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紧盯年度目标、季度任务,加强对月度经济数据的分析研判,找准症结,沉着应对,务求实效。二是简政放权要到位。坚定不移地深化各个领域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拓宽市场主体登记条件,积极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全面释放改革红利。三是推进机制要到位。将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创新驱动等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层层分解,现场观摩检查,强化跟踪督查,严格考核奖惩,形成推动落实的有力机制。四是责任担当要到位。引导各级干部勇于担当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破解难题之责,下功夫治庸治懒治散,坚决防止“严而慢为”、“廉而不勤”等新的不正之风出现,努力形成迎难而上、奋力赶超、开创新局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对新常态下我市经济发展的调查思考
标签: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