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醒来之爱的呼唤》观后感

篇1:《醒来之爱的呼唤》观后感

金华市洪湖路小学二(2)班李沅希

我在3月19日晚上18:30在金华时代影城参加了广电小记者组织的观看《醒来之爱的呼唤》电影,感受爱的教育活动。    我觉得这部电影最感人的时刻是影片最后一家人团聚时刻,爸爸带着儿子,一块儿找到了在做义工的妈妈,一家人抱在一起,好温暖!    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片中的爸爸。这位爸爸虽然犯过错,坐过牢,但在他出狱后,从他对待身边认识与不认识的人身上,处处能让我感受到他的善良与之前的变化。最后用他的实际行动也渐渐影响并感化着身边的儿子,使儿子从叛逆期慢慢地走向懂事。    这部电影让我们知道了爱的重要性,学会无私的给予他人的爱,也会让自己得到更深的爱的回报,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篇2:《醒来之爱的呼唤》观后感

金华市南苑小学四(1)班   赵悦

今天,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广电小记者的活动――观看电影《醒来之爱的呼唤》。这是一部由爱心人士为我们捐助的电影,一进影院就有很多爱心的志愿者奶奶为我们引路,让我倍感温暖。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故事。父亲志刚在孩子还没出世之前因过失伤人入狱,被判了死缓。妻子秀英一人千辛万苦的独自抚养孩子长大,可是儿子子浩却青春期叛逆。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故事。父亲志刚在孩子还没出世之前因过失伤人入狱,被判了死缓。妻子秀英一人千辛万苦的独自抚养孩子长大,可是儿子子浩却青春期叛逆,打架斗殴,不好好学习,因无法承受这痛苦,妻子离家出走。父亲刑满释放回到家,面对叛逆不羁的儿子和支离破碎家庭,他又愧疚又后悔。父亲为了挽救这个家庭和孩子,于是和孩子一起踏上了寻妻之路。一路上他们遇到了许多感人的事,每件事都让儿子子浩感受到了正能量,子浩也慢慢的被感化了,开始变得带孝顺懂事起来。后来,他们一起找到了秀英,最后一家人终于团圆了。

电影徐徐落幕,我也感触颇深。电影中父亲志刚的精神让我佩服,当他看到孩子整天花天酒地,不务正业的浪费时间的时候,走上前去劝导孩子,可是招来的却是孩子的不解和谩骂,尽管儿子一次次的和他起冲突,可是他没有放弃,以自己的行动一点点的感化儿子。电影中母亲秀英更是让我敬佩不已, 孩子一生下来就没有父亲的照料,十几年来她一个人拉扯孩子长大的,她经历了所有单身母亲所经历和承受的风雨,受尽了艰辛。虽然她也曾今电影中母亲秀英更是让我敬佩不已, 孩子一生下来就没有父亲的照料,十几年来她一个人拉扯孩子长大的,她经历了所有单身母亲所经历和承受的风雨,受尽了艰辛。虽然她也曾今抱怨过,但是她接触到了传统文化,懂得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道理。最后她还成为了圣贤文化的一名义工, 每天陪伴着孤寡老人们,给他们带去幸福和快乐。故事中儿子子浩也让我非常感动,尽管他青春期叛逆,打架斗殴,整天逃学,但是他有一颗仗义的心,他给没有亲人的女孩亲人般的温暖,看到有人被欺负时敢于出手相帮。尽管刚开始他非常怨恨他的父亲,但是他终究还是有一颗善良和孝顺的心,当他父亲被无赖推倒时,他奋不顾身的上前护着父亲。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孩子对父母要孝顺,要怀有感恩之心,父母对子女也要多一点宽容

篇3:《醒来之爱的呼唤》观后感600字

红湖路小学  三(1) 赵仕豪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参加了,广电小记者组织的一场“家庭教育,孝敬为本”,的一场 公益电影。是爱心人事赞助的――――《醒来之爱的呼唤》。

我们准时来到了时代影院,地进入影院,我就看到了广电的工作人员和许多爱心人事在忙碌着。我们领了电影票,过了一会就进入放映厅,呀!来观看的人可真多呀!整个放映厅都坐满了人,可想,这部电影一定很好看。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影片播完了,这中间我不知道哭过几次。这个影片讲述了一个父亲因年青时的冲动误伤他人,而坐了大牢。坐牢后他不想连累妻子,就和她离婚了。从此一个年青的母亲一个人拉扯一个孩子,艰辛的生活着。孩子由最初的乖巧懂事听话,到后来的叛逆,不学无术。这一切的不幸,让一个可的母亲在也受不了了,最后她选择了离家出走。十八年后父亲出狱了,当他看到孩子的.冷漠无情,妻了的出走,这一切让他后悔莫及。他决定要挽回这个因他而支离破碎的家。通过父亲的努力,最终挽回了这个家。影片中有两句话让我记忆忧心,“行有不得,反求诸已”,意思就是告诉我们,我们的人生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和不幸,不能一味的怨天尤人,能不能时时反省自己呢?还有一句是“诸事不顺,皆因不孝,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孝敬父母的人,他们的人生都会一帆风顺的,而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人,他们的人生将会是一团糟。子女想要赡养父母,但父母却已等不到这一天了。

通过影片我学习到了一个人要尊重老人,要孝敬父母,孩子要听从父母教导。希望大家都能走到影院观看这部影片。

篇4:影片《醒来之爱的呼唤》观后感

影片《醒来之爱的呼唤》观后感

伫立在春意盎然的三月里,绿色的律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3月10日下午,上饶县第二小学组织教师和留守儿童及家长来到凯旋影城观看影片《醒来之爱的呼唤》。家长和孩子们排着有序的队伍入场,当主持人向孩子们介绍影片的背景时,我们的孩子和家长认真的听着,会场悄然无声。

从开始上饶县第二小学开展以“国学”教育为特色,意在借助《弟子规》开启立德养正,文明尊礼的校园风尚。“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观影前几分钟,孩子们在主持人的带领下铿锵有力地吟诵着《弟子规》。

电影《醒来之爱的呼唤》是反映传统主题的一部电影,这是一部由民间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群体自行发起、自筹资金投拍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为主题的院线电影;一部寓教于乐的家庭教育情感片;一部让爱回归、让灵魂觉醒、让人性醒来的震撼心灵之作。

孝道是一个人道德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幸福的源泉。孝是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就是孝。对一个人而言,爱最初的表现形式就是孝,每个人都是如此。电影《醒来之爱的呼唤》从孝道文化切入,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比较好的一种方式,它延续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脉络,把中华文化自我约束、正己化人的教育理念,艺术化地呈现给广大观众。

影片讲述了一个非常现实的教育问题:家庭环境会雕刻出怎样的孩子?主人公子浩一个标准的00后,完全是当下问题青少年的缩影。移动网络的便捷让00后这代人一出生就经历着信息大爆炸,而网络世界上的信息本就良莠不齐,这就给了青少年的成长一个很大的挑战,在这样的一个时刻,父母的榜样作用就显的更为重要了。

《左传・宣公二年》有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知易行难,道理人人易懂,但许多人不是真懂,要做到更难。“罪从心起从心忏”,“对不起,我后悔,我是真的后悔啊”,经过十八年漫长的监狱洗礼,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过错,得到救赎,复苏了人性中的美好,醒来了,觉醒了。

影片结束了,我们的孩子醒了,硕大的泪珠从他的眼角涌出,他泣不成声的说:“今后要好好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学会做人,报答父母,孝顺父母。”我们的家长醒了,她眼含泪花的说:“从现在开始,放下手机多陪孩子,孩子错了,先不责怪,不发火,多和孩子沟通,同时也问问自己做好了没有,一切从自己做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电影《醒来之爱的呼唤》用电影的形式来弘扬传统文化的先河,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更多的传播形式自觉自发的加入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潮中来。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教人向上、教人向善、教人向内、教人利他的价值趋向,我们就能找到方向!

弘扬传统文化任重道远,今天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的我们是幸运的,希望我们二小的孩子们能好好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孝”字当先,将今日之感悟感染更多的人,努力做一个知恩感恩的二小好少年!

如果您醒来了,请继续将每一天当作是觉悟后的修行。

来源:上饶县第二小学   夏祝英

篇5:教师《醒来之爱的呼唤》观后感600字

凌河小学 张平

这是一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为主题的院线电影。把传统文化中家风文化,孝悌智慧与家庭教育相融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静静地看完后才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影片中的妈妈秀英年轻的时候不顾家人的反对执意嫁给李志刚,孩子还没有出生,丈夫就因为过失杀人进了监狱,一个女人带着孩子,经历了人间所有的苦难,懂事的孩子却因为青春期的叛逆又成了问题少年,一连串的打击让她彻底绝望。接触了传统文化后,她慢慢地从自身找原因,不再怨天由人,心情舒畅了,心胸开阔了。

百善孝为先。何遇是一个孤儿,也是子浩心目中的女神,她在新婚的晚上给婆婆洗脚,这个画面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我一遍又一遍的搜索自己之前的'经历,长了四十岁从来没有给妈妈洗过脚。爸爸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我总是觉得妈妈一个人年纪大了,无论她做什么我都要多叮嘱几句,不是怪她这事做的不好,就是嫌她那事不妥当,渐渐地我发现每次妈妈和我说话前总是先说:“你可别说我。”我才发现她很怕我,我的心里暗暗自责:我们小时候不论怎样调皮,父母总是和颜悦色,如今我怎么就变得疾言厉色了呢!孝顺父母不是给多少钱物就行的,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爱才是最重要的,孝敬父母从好好说话开始。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服刑归来的李志刚面对叛逆不羁的儿子,没有说教,没有打骂,没有放弃,而是默默守护,言传身教。影片开始无数次儿子摔门而去的时候,让我愤怒不已。也许生活中我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情绪失控,因为我太把自己当家长了,觉得老子就是老子,儿子自然要听话。孰不知榜样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做好自己,当好榜样!

我们一直倡导学习传统文化,它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让我们回归本性,释放出本有的善良,让我们回归本性,做好自己,让我们到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答案,活出具有真正意义的人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醒来之爱的呼唤》观后感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