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点评 2014 年全国各 地 高 考 作 文 题
⓫ 新课标全国一卷
根据一段材料写作文,要求 800 字左右,材料内容大概如下: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 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通过,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 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今年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个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 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进行讨论。
【点评】:作文题初看让你觉得, 这个题目有创意,细读,题目表述不清,漏洞很大。题目应该说清楚比赛规则。其一围绕“变 通”“合作双赢”等立意。两个孩子可以抱在一起转身,大家都走过去。他们在残酷的竞争 世界中找到了一种双赢,获得了人性最温暖,是最积极的一条出路。我们今天要鼓励的是什 么?不是走到这个社会被规则驯服着,而是能把规则改变得更好。其二可以从裁判的角度切 入,围绕 " 规则““循规蹈矩”等立意。在残酷的竞争前,以 人性的善和光明作为它的最高宗旨去向前走。所以有这样的行为,那就看我们的学生他做什 么样的判断。还可以把二者接合起来,围绕”变通与规则”立意。北京的作文材料,接近学 生生活,让学生很容易把握材料主旨。这样学生生容易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冠华作文网)
⓱ 新课标全国二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 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 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 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点评】:试题材料简短,内容 明确,考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这个题意是要尊重规律、遵从规定和纪律,还能有什么可发 掘的?如果扯到野生动物保护可能会算做偏题吧?如果是这样,这个题目留下的议论空间和 文体选择都很小,不算是多么高明的题目。考生从三个方面去立意。首先从材料涉及的具体 内容入手,就事论事,探讨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深入研究保护原则和措施,提出有见地的 建议。其次,由动物保护问题,进一步谈人事,讨论教育的问题,可以从反面谈过度关注孩 子、包办孩子的一切的错误教育方法,也可以从正面谈放手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生 存能力的教育观。这个话题,与学生生活密切,是当下的热点问题,考生有话可说,利于考 察学生谋篇布局、弥纶成篇的能力。再次,就游客的行为,可以写遵守规则、文明出游等。 作文材料偏重于议论,有利于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合写议论文。(冠华作 文网)
⓬全国大纲卷(广西卷)
老王生病,医院全心全力治疗, 老板帮忙支付医药费,老王痊愈后回工地赶工,又提出向医院兼职做陪检员以支付剩余医药 费 , 因 为 感 同 身 受 他 能 更 好 地 照 顾 病 人 。 根 据 材 料 作 文 。
【点评】:今天广西高考作文题 目,出卷者给考生一篇材料很普通,可能让考生觉得莫名其妙。此外,“因为感同身受他能 更好地照顾病人”有语病。不管怎样就事论事,要想在考场上写出好文章,考生不妨围绕, 好人好事,劳动人民的美德和高风亮节,讴歌就可以取得中等以上的分数。(冠华作文网)
⓫ 北 京 卷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 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 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 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 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 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 700 字。
【点评】:对北京的考生来说, “北京的老规矩”是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容易让学生发挥。本题的可贵之处体现了中国文化 中“文以载道”的思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隐含在题目中。更反映了北京人的见 识和胸怀。其实所有这些规矩都不是北京人特有的,而是我们的老祖宗传下来的。应该把这 个问题上升为整个中华传统的礼仪与当今社会的言行对比,这些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体现人 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样不仅题目大气,而且也让考生 更有胸怀。学生在思考“老规矩”时,自然会对其间涉及的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精神有所 思考,也对未来的教学起到很好的作用。都是从“生活中”吸取素材,一切都是源自于北京 卷 作 文 的 老 规 矩 “ 一 切 都 在 生 活 中 ” 。( 冠 华 作 文 网 )
⓫ 天 津 卷
假如有一个人发明了智能芯片, 植入卖菜大娘脑后可以让她博览古今„„任何人无需再学习。请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 谈谈你的看法。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点评】:今年天津的作文题更 具体直接地把话题指向科技发明与人类获取与运用知识的关系上来,引发我们对信息时代中 如何学习运用知识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这个题目有创意,易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然而这 个题目则涉及一个超越一般考生能力的问题,那就是“学习”是不是简单等同于“知识积累 (博览古今)”?“学习”还牵涉到道德修养、创造发明等,然而谈论这类话题超越了高中 生的能力。但本文题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如果考生由上述思考引出“‘智慧芯片’弊大于利, 有不如无”之类的观点,则又失之偏颇了。其实科技创新本身并无过失,只要它是能造福于 全人类的发明,产生利弊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使用者之用法。当今的中学生应该已经能够清醒 地认识到,学习的最主要意义并非在于所获取的知识本身,而是在于获取知识的过程及其过 程中所磨炼培养出来的求知能力和应变能力。我想这大概正是这个文题所要引发考生思考的, 即学习的真意何在 ? 知识的价值几何?总之,如能利用科技手 段快速获取知识并无大错,关键是此后仍要继续潜心学习不懈探索,使各种知识得以更快更 好地运用于解决全人类新问题的过程中。对于本文题必须全面辩证地思考所谓“智慧芯片” 的利弊得失,如果能在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大视野下深入探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与 手段之辩证关系及其对现实与未来的意义,则将是一篇佳作。(冠华作文网)
⓫ 上 海 卷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 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 ; 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 自由的。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 目 , 写 一 篇 不 少 于 800
[1] [2] [3] [4] 下一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老百姓点评2014年全国各地18家高考作文题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