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ChatGPT成为了全球科技圈的热点,并且正式取代了去年的科技热点元宇宙。本文结尾有ChatGPT预测的2023高考作文题,值得你关注!那么,火遍全网的ChatGPT究竟是什么?
ChatGPT简介:
ChatGPT是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程序),于2022年11月30日发布,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它能够回答后续问题、承认错误、质疑不正确的假设,还能拒绝不适当的请求。他能撰写邮件、论文、脚本,制定商业提案,创作诗歌、故事。据调查,美国89%的大学生在用ChatGPT做作业。最近,ChatGPT给以色列总统写演讲稿,骗过现场2万听众。
说白了,这比爱迪生发明电灯,福特发明汽车更有划时代的意义!
立即体验ChatGPT
适用话题
1.科技力量、科学法则
2.人工智能、人类智慧
3.工作机会、脑力负担
4.伦理与法律、底线与选择
5.创造力与生产力、新机遇与新消费
6.逻辑理性、情感人文
7.奋斗努力、价值意义
精彩标题
1.未来已来,值得期待
2.我思故我在,莫斯何足惧
3.文心一言,改变世界
4.人类命运,人类选择
5.唯情感和思考不可替代
6.张开科技翅膀,恪守人文底线
7.秉人文之光,照科技幽途
8.智能应用“出圈”莫“出轨”
9.守正人文底线,莫让科技“狂飙”
10.AI新蓝海,人类的未来
11.善假于现代之科技
12.AI虽无感,人性不可缺
13.让感性的风吹动理性的帆
金句集锦
1.只有你想不到,没有ChatGPT办不成的。(适用话题:科技力量人类未来)——比尔·盖茨
2.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适用话题:问题发现学习进步)——爱因斯坦
3.成为一个具有个人魅力人格体的自媒体人,提供情绪价值,喜怒哀乐,这是目前ChatGPT无法取代的。(适用话题:智能思考)——张志雪
4.很多人疯狂地陷入了ChatGPT循环中,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人工智能不远了。(适用话题:人工智能生存危机)——马斯克
5.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适用话题:思考未来)——米兰昆德拉
6.有好奇心,有想象力的人将会借助ChatGPT成为新的网红自媒体大V。(适用话题:好奇心想象力价值)
7.也许人工智能会帮助你工作。但更有可能的是,你将为人工智能工作。(适用话题:理性真实未来)
8.我认为,人工智能是人类最高级的工具,你可以用来造福大众也可以用来毁灭一切,关键在于你要善于运用它。语文匠创始人宇文强(适用话题:理性真实未来)
我国科技创新的事例:
1、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
2、“嫦娥一号”探月卫星
嫦娥一号是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总重量为2350千克左右,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帆板展开长度18米,预设寿命为1年。
3、曙光5000A
曙光5000A属于超级百万亿次计算机,于2009年5月中旬落户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曙光5000A投入应用后,将为气象、海底隧道、环保、船舶、大飞机制造、汽车、建筑、钢铁、石油、机电、高校、科学院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计算服务,为城市减灾防震提供安全保障。
4、“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
2011年11月9日4时16分,中国“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搭载在俄罗斯“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内部,由俄罗斯“天顶号”运载火箭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点火发射。
5、结晶牛胰岛素
结晶牛胰岛素是牛的胰岛素结晶。牛胰岛素是牛胰脏中胰岛β-细胞所分泌的一种调节糖代谢的蛋白质激素。其一级结构1955年由英国桑格(S.Sanger)首先确定牛胰岛素中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
高考模拟试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爱因斯坦曾说:“我担心总有一天技术将超越我们的人际互动,那么,这个世界将出现一个充满傻瓜的时代。”
《2016年全球灾难风险报告》概述了人类面临的最紧迫的全球风险,其中人工智能等被视为最危险的因素。
马云在第14届国际校长联盟大会上发言称:“AI时代就是需要爱的时代。只有这样,人类才不会被机器取代,才不会在变革中被淘汰。”
最近ChatGPT大火,令人深思。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你对科技是否有过担忧?我们该怎么面对科技的发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
审题要点: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既有事实的陈述,又有观点的表达。以科技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对于科技的认识和看法。
考生要把握好题干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过程:我们先来看一下材料,题目给出了三则材料,可以清晰地看出,这前两个材料属于同类,都是近年来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隐忧,第三则材料的着眼点,从更为广大更高的角度指出了解决这一隐忧的办法:爱。要写好这道作文题,我们需要对科技有自己的思辨,清晰地认识到科技的益处和弊端分别在哪里,并提出正确对待科技的方式方法。构思行文的过程中,可以紧紧围绕剖析科技的利弊和如何对待科技进行表达和论证。本次作文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正确立意】
①携手科技共建美丽家园;
②携手新科技,展望新生活;
③美好生活,科技为帆;
④创新科技成就美好生活;
⑤科技兴则民族兴。
【范文展示】
善假于现代之科技
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人类首次用望远镜成功求索了追寻百年的黑洞真容。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正确处理人类发展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关系显得愈发重要。而这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言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古人穿越千年的智慧来对待科学技术,以我之拙见,那便是,善假于现代之科技,为我们,也为子孙后代们造福。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一言以蔽之,这句话就是说任何事物的价值与作用于人类而言都是相对的。在我看来这尤其体现在科技上。便利出行的汽车,带来了大气污染的烦恼;对话世界的互联网,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问题:丰富生活的荧屏光线,摧毁了无数人的眼睛。似乎这真的如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塔楼之诗》中所说的:“总是使人间变成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曾试图将其变成天堂。”难道只有彻底摈弃现代科技才是我们的生存之道吗?恐怕未必,我们自古以来便有铸剑为犁的哲理,也有道法自然和谐共生劝勉,更有“祸福相依”的先人智慧。又如在当今,拥有摧毁世界力量的核能,也能被人类和平开发利用;新能源汽车正让我们的天空越发的湛蓝;墨子号量子卫星可通过加密钥匙让信息运输绝对安全。“合则留,不合则去。”再加上一颗直面困难的坦然之心或许是对待现代科技的最佳态度。当然,如何处理与现代科技关系的问题不仅仅止步于留与弃,更关乎如何守住伦理道德底线。众所周知的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严重违反伦理道德和科研诚信,在国内外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这也正好反映了易中天先生在《当代中国最缺什么》一文中所指出的“在我看来,当代中国人最缺底线。”(“如果你问中国当下的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社会,没了底线,就什么都会发生。”)而这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守住伦理道德的底线,善假于器,方能让科技更好地造福于人类。“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让我们重温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名言,善假于器去杀死庸碌的情怀,照亮前方的黯淡,时常带着怦然心动如往昔般的感觉,不做纵容的悲怆与哭喊,一起拥抱科技新时代。君子使物,不以物使。善假于现代之科技,我辈之责!
【名师点评】
首先题目化用了《劝学》中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既能够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也非常契合材料中人类和科技的关系。前两段辩证地指出科技的利与弊,第三段开始说明“科技是把双刃剑”,也引出下文正确对待科技的态度和做法。
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最近人工智能ChatGPT很火,是一项新技术,在各领域应用越来越广。之前有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现在在各领域应用越来越广,但由于人脸信息是个人独有的、不可替换的生物识别信息,一旦被违规采集和使用,其潜在风险不言而喻,因此也引起了许多人的警觉。
其实,人们在欢呼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为人工智能给人类的伦理和价值带来的冲击而忧虑。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思路点拨】
论点:正确处理人工智能与伦理价值的关系
应该辩证地看待伦理价值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存。
分论点一:人工智能的应用推动了伦理价值的进步。
在人类文明史上,科学技术的进步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人类伦理道德的进步。科学技术是推动包括道德进步在内的文明发展的伟大动力,必须以科学的“真”,促进道德的“善”,以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分论点二:伦理价值对人工智能的影响。
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也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社会行为,承担着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人工智能一旦不被正确地使用,必将产生恶劣的影响。人工智能发展必须重视伦理规范,以弘扬科技的正面效益,扼制其负面影响,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范文展示】
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事物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人工智能,作为当今一项被广泛使用的新型技术,委实是把“双刀剑”。该如何正确看待其利与弊,是我们需要恒久探索的命题;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是我们需要做的。
正确应用人工智能,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无人驾驶、刷脸支付、无人超市……这些事物在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人工智能的出现,让这些曾经不可想象的情景成为了现实,我们的生活,确是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变得更加便捷。
正确应用人工智能,也能使人类在灾难面前更有底气。在2020年人们始料未及的新冠疫情中,人工智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人工智能使隔离生活不再无趣,使防疫措施更加精确,更使全社会能及时获取信息。信息确定是力量之源,信息不确定则徒增恐慌。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人们在灾难面前有了更足的底气,能够更好地克服困难,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因此,正确使用人工智能,能够造福人类,意义深远。然而,人工智能这把“双刀剑”所带来的伦理价值问题却也不容忽视。
因为人工智能,许多传统行业的工作岗位被机器人替代,工人陷入失业困境。人工智能使一部分工作、一部分人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在举世瞩目的围棋人机大战,即人类顶尖围棋手与计算机顶级围棋程序之间的围棋比赛中,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中国围棋九段棋手柯洁分别败给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人工智能挑战着人类智慧的极限。更加让人恐惧的是埃隆·马斯克曾做出过预言,如果我们再不对人工智能加以控制,人工智能将有可能取代人类的位置成为地球的主宰!这使人们开始对人工智能的未来产生畏惧之心。因此,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有制约,必须遵守伦理规范,让人工智能在正确的领域发挥正确的作用,是我们的目标。
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我们既要敢于拥抱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焕发生机与活力,也要谨慎对待人工智能,不允许其“越界”,更不允许人工智能技术被不法之徒利用,给人类带来祸患。
人类最大的尊严就在于其拥有自己的思想,能够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辩证地对待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与伦理价值规范携手同行,弘扬科技的正面效益,更好地为人类造福,一定能让人类文明更好地延续和发展。
【评分标准】
本文主要是两个关键词,一是人工智能,一是伦理和价值,两者都应该考虑,我们要欢呼人工智能给人类技术进步带来的积极作用,投身到新技术创造,但是也要防止技术进步过程中可能会给伦理道德带来的各种冲击甚至异化问题,避免各种利用人工智能犯罪或者游走在犯罪边界对人类普遍价值如隐私等侵犯的行为。仅以欢呼新技术立意或者仅以忧虑而放弃对新技术的追求则为偏题,当然如果忧虑新技术思考如何改进的策略应该也是符合题意的。这里的新技术仅指人工智能,论述范围随便扩大,也为偏题。如果范围扩大到与新技术无关,即为离题。
第一档52~60分①审题正确,围绕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和可能会带来的伦理和价值的冲击,深刻阐述或生动描写,两者关系紧密联系。②思想深刻,语言具有启发性。③议论文:论证材料翔实且贴切,材料概述后有较好的论证语言。记叙文:叙事具体、形象、生动。④结构严谨,具有思辨性色彩。⑤语言流畅,书写清晰。⑥50分以上的作文应该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当然也鼓励考生的独立思考精神。
第二档45~51分①审题准确,围绕“人工智能”和“伦理价值”展开思考或有比较具体的叙述、描写,两者之间有联系。②议论文:论证有针对性、层次感;记叙文:叙事较具体、形象、生动。③论证材料充实但不全贴切,材料概述后有一定的论证语言。④结构严谨。⑤书写清晰。⑥文体不限,但若文体不清,最高不过45分
第三档40~44分①符合题意,能就上面两个关键词展开相关的论述或描写,但是缺乏思维的关联性。②议论文:事例能证明观点,论述较有力;记叙文:叙事较具体形象。③论证材料一般,写作中思维不很集中④结构清晰。⑤书写较为清晰。
第四档36~39分①基本符合题意,能点及到前两个关键词,但只是泛泛而谈,停留在表层,没有作进一步的思考,②语言较为通顺,结构较为完整。③有结构意识,但结构稍显混乱。④书写可辨识。
第五档35分以下。只是谈及了人工智能或者伦理价值一面,或者避开以上两个关键词没有针对性的论述①价值判断有问题,最高不过30分。②残篇、未写完的可以往下打;文章是完整的,但字数差太多,分数不能完全按照字数扣分,如500字左右不能单纯扣6分。③另起炉灶,完全离题;内容空洞,字数不足,有较多语病和错别字,字迹不清。
【材料精选】
事实材料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这是因为近三十年来它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自成一个系统。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人工智能将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可以说几乎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人工智能是处于思维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是它的一个应用分支。从思维观点看,人工智能不仅限于逻辑思维,要考虑形象思维、灵感思维才能促进人工智能的突破性的发展,数学常被认为是多种学科的基础科学,数学也进入语言、思维领域,人工智能学科也必须借用数学工具,数学不仅在标准逻辑、模糊数学等范围发挥作用,数学进入人工智能学科,它们将互相促进而更快地发展。
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遵守的四个AI伦理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安全可控是最高原则;
第二个是促进人类平等地获得技术和能力是创新愿景;
第三个则是人工智能的存在价值不是超越人、代替人,而是教人学习和成长;
第四个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理想应该是带给我们更多的自由和可能。
世界上不只有大公司需要AI的技术和能力,几千万的组织都需要。防止技术的不平等,导致人们在生活、工作上的不平等,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AI技术的使命,就是要通过学习人、从而去忠诚服务于人,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但AI的技术发展也需要价值观的指引,在AI伦理价值的新“红绿灯”指引下,才能迎来“一个更美好的AI时代”。
医用机器人带来的价值观困扰:现在很受欢迎的达芬奇机器人,进行机器人手术治疗。在其官网上我们能看到很多案例介绍,达芬奇机器人优势在于其精准率高,创口小和术后康复时间短。但由于每个患者个体差异非常大,机器人手术会在个别患者身上出现复杂情况。在这样的手术复杂情况下,人类医生手术不得不介入,反而导致创伤面更大,康复过程非常复杂。这样的责任该由谁来承担?是机器人,还是医生、医院、保险公司等等?表面上来看,医疗技术的进步可能是患者的福音,但真正介入行业的时候会发现很多问题。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本来就很不均衡,这种高科技医疗机器人的使用,是否会加剧既有的不平衡?
大数据的采集,引发了人们对于隐私保护问题的担忧。
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有数据表明,一般人平均每4分钟就会看一次手机。每天我们在手机上产生大量的数据,其中绝大部分是你不愿和其他人分享的私密信息。比如,用了哪些app,和谁联系过,聊了什么内容,打车去了哪里,拍了哪些照片,搜索过什么关键词,等等等等。相信我,你根本搞不清楚手机上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安全隐私设置。净结果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谁正在将你的隐私信息转化成为源源不断的商业利润。
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国家的摄像头数量已经超过一亿,在全世界居于首位。基本上每个城市80%到90%的数据都是视频数据,一般的城市的数据量都是在几十个PB的规模。每个城市差不多有3万到10万部摄像头,而像深圳、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则达到了六七十万部。想想看,每天我们只要出门,就会暴露在这么多摄像头的监控之下。结合人脸识别、语义分析、GPS定位等技术,并关联其他一些电子化的数据,比如交通卡、门禁卡、银行卡的刷卡记录,已经可以比较完整地勾画出一个人的行为轨迹,甚至保留了当时的穿着打扮、面部表情这些细节。
事理材料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智慧和知识是构成道德行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提出知识就是道德。
但丁: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萨顿:科学是人类精神的最佳清洁剂,它摒弃一切宗教,唯取最高的信仰。
德国现代物理学家包生尔认为,科学知识是构成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他认为一个时代对知识的评价可以用作衡量时代精神的标准。
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ChatGPT的“理性化”也无法取代人类的“感性化”。人工智能的“智能”更多是一种理性能力,而人类的智能还包括价值判断、意志情感、审美情趣等非理性内容。就像ChatGPT在回答中所说“我不具备自主意识,我的回答不包含意见或情感”。换言之,它可以模拟杜甫的写作风格,却模拟不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它可以解出一道客观题,但无法洞悉你此刻快不快乐;它可以提供事实信息,但无法代替人类作出任何判断和选择。而这些想象力、创造力、洞察力、感受力,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标识。
读了上述材料,你认为在人工智能运用方面,“感性与理性”是什么关系,请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精彩标题:《AI虽无感,人性不可缺》《让感性的风吹动理性的帆》
4.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马斯克之后,谁会是全球新一代的科技领袖?如果你在美国做个调查,90%的人会选择OpenAI创始人兼CEO山姆·阿尔特曼(SamAltman)。ChatGPT之父阿尔特曼认为获得成功需要具有以下品质:绝对自信、独立思考、保持专注、努力工作等。
Sam说,自己认识的最成功的人,都是自信到离谱的人;创业过程需要原创性思维,学校很难教,只能是自己学;专注可以让工作事半功倍;如果你在聪明和勤奋中占了一项,就能超过90%的人。但想超过99%的人,必须聪明+勤奋。因为你的竞争对手往往是这样的人。
读了上述材料,你认为成功最需要具备的品质是什么,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精彩标题:《独立思考最美》 《绝对自信是成功的重要法宝》
精彩时评
1.生成型AI产品大量面市,是否会导致“电脑替代人脑”?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曹二保教授就此表示,“从历次技术创新浪潮来看,每次技术创新会淘汰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也会带来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进而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和新的就业机会。生成型AI产品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一大亮点,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生成型AI技术的进步有望降低劳动者的脑力负担,同时创造出新的岗位。以生成型AI产品为例,过去的文娱产品消费者有望转变身份,成为既是消费者、又是创作者、还是传播者的多重存在。”
(适用话题:科技创新劳动负担生产力工作机遇)
2.当照相技术的普及给肖像画家造成巨大压力,有人选择弃笔从影,有人选择另起炉灶,有人则坚守绘画的阵地。结果是各种艺术流派百花齐放,艺术市场得到空前发展。就像ChatGPT在回答中说的一样,与其担心工作被AI取代,不如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好新技术、新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毕竟,人工智能是人的延伸,社会真正的主角是你。
(适用话题:科技创新选择机遇)
3.据悉,目前我国已经商业化的案例包括百度AIGC数字人主播度晓晓、百家号TTV等。另外,记者了解到,百度的AI聊天机器人ERNIEBot有望于今年3月份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高培杰表示,从技术上看,国内AI聊天机器人在技术上已较为成熟,这需要依托庞大的数据库资源。未来AI产业将在科技巨头竞争中发展壮大,从市场研发到数据库支撑,AI聊天机器人将实现不断迭代。
此外,当前版本的ChatGPT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引发市场的争议与担忧。
高培杰认为,目前ChatGPT无法进行自我创新,这就导致其无法更加深入的理解逻辑思维。郑磊则表示,ChatGPT的技术路线与人脑学习原理有差别,可能存在因算力资源有限和算法限制造成的瓶颈。郑定向认为,ChatGPT最大的隐患在于数据缺乏,ChatGPT想获得更广泛的数据或将面临隐私安全、经济、技术等一系列难题。
(适用话题:科技创新发展局限安全隐忧)
3.人工智能目前缺乏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同理心。梁正说,比如说人类探索新的科学原理、新的知识,ChatGPT是提不出来的,这是需要人去探索完了以后,放在知识库里面,它就可以很快去学习。艺术创作也是一样,貌似说人工智能现在完全可以独立创作了,但它其实所使用这些素材都是有迹可循的,它是一种组合或者是一种模拟,但是真正的行业作者会觉得“味儿不对”,感觉上不对。
(适用话题:创新模仿科技未来)
5.今天和chatGPT的这么一场对话,让我感受到AI已经发展到了一种自然语言处理能力非常强大的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再精妙的智能系统。也不会完全替代拥有复杂且细腻情感的人类。尽管我们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但是我们能够进行自发自主的思考,能够基于感性、基于情感,做出一些并不十全十美的判断,而不是拘泥于理性的这种计算。这些才是我们人类最宝贵的一种特质。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真的能够拥有可以像人一样交流、相处的AI伙伴,它们也将拥有特别多的商业应用前景,但是,此刻我们不应该狂欢于它会让我们未来的生活彻底变得不同。更无须恐惧他会抢走你我的工作,因为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现在我们可以放下自己的手机,就去停止这样一场对自己并无实际意义的聊天
(适用话题:科技未来情感思考)
其他范文
放飞科技翅膀,恪守人文底线
作业论文,ChatGPT可以帮你完成,编程代码,ChatGPT可以帮你编写,哪怕专业知识缺乏,思维逻辑不足,“只有你想不到,没有ChatGPT办不成的”。这是科技的春天,还是人类的灾难?大家莫衷一是,《流浪地球2》中说的好:文明的命运取决于人类的选择。是迎接春天?还是惶恐灾难?最好的选择应该是“放飞科技翅膀,恪守人文底线”。科技的翅膀被束缚,文明的脚步就会踉跄蹒跚。放飞科技的翅膀,人类的文明才能从黑暗中向光前行。一根小小的磁石,指出了一个航海大时代;一台简单的蒸汽机,引导了一次工业大革命。电的发明,人们不再畏惧夜晚,有了洪荒之力;网络出现,让通讯天涯咫尺,让知识瞬间爆炸。如今,人工智能来了,AI歌曲《每分每秒每天》,让你元气度过生活,发现更多美好;AI画作《空间歌剧院》夺得艺术比赛一等奖,刷新了人们的审美认知;还有AI面试、AI聊天等,更是随着chatGPT的推出,颠覆着当今科技行业。连马斯克也专门为它发了一条推特:“一个新世界来了,家庭作业再见!”这真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重温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名言,我们会发现,信仰科技者从chatGOT中看到希望,热烈欢呼春天的到来,怀疑科技者从chatGPT中失掉信心,感觉到科技的冰冷。chatGPT无所不能,人们还能做什么?chatGPT无所不为,人们还用做什么?chatGPT无所不包,人们还能有什么?失去了工作,人们不仅是失去了劳动的权利,更可能失去生活的保障。不用去工作,人们不仅失去了劳动的乐趣,更可能失去生存的能力。当一切都成为数字和程序,还有什么是人类值得骄傲和满足的地方?其实,大可不必焦虑和沮丧。科技是文明进步的动力,人文则为科技发展指明方向,增添温度。“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只要人类的思考和情感还在,我们可以聆听AI歌曲的旋律,也可以欣赏到《藏无可藏》中安欣们的“狂飙”故事;我们可以惊奇AI画作的色彩绚丽,也可以在星星、蒲扇、糖葫芦里画卷里重温童年记忆。我们拥有可以毁灭地球的能力,但我们将始终以保护地球为己任。不必担心工作,一些旧的职业失去,就会有一些新的工作产生。不必担心未来,历史总是在出现和消亡的变化中前行,当chatGPT进入人们的生活,只要人文的底线没有突破,人类这条大船会在科技之帆的牵动下稳健前行。
ChatGPT爆红,人工智能边界何在?
最近,一款名为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彻底火出了圈。上线仅两个月,其活跃用户已突破一亿,让曾经创造无数增长奇迹的TikTok都“自愧弗如”。吟诗歌、写论文、敲代码、进行数据分析……ChatGPT仿佛“无所不能”,这也让很多人惊呼:“打工人的饭碗是不是保不住了?”ChatGPT最让人惊叹的,是它快速高效的内容创作能力,和“高度接近于人”的语言互动模式。抛出一个问题,只需数秒,它就能整合海量互联网资源,给出一个像模像样的回答。有人评价它“比很多真人更能听懂人话、说人话”,和以往动辄“对不起,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的“人工智障”有着天壤之别。这也再度引发了“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的广泛讨论。技术面前,人类的恐慌和焦虑清晰可见。面对未知,面对黑箱,焦虑的产生无比正常,就像行走在看不见前路的黑暗隧道中,高度戒备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但人类在人工智能面前,大可不必自惭形秽。迄今为止,虽然ChatGPT看似“聪慧异常”,但也有不少“硬伤”;而我们人类在文明演进中形成的智慧,更是这世界上独一份的珍贵。在官网上,ChatGPT早已在“自我介绍”中坦言了自身不足:可能偶尔产生不正确的信息,可能偶尔产生有害的指示或有偏见的内容,对2021年之后的世界认知有限,并且还不具备对复杂和抽象系统的理解能力。这些不足,有些随着技术进步能迭代修复,有些则注定无法超越更无法取代人类。ChatGPT的“模式化”无法取代人类的“差异化”。ChatGPT再“神通广大”,也只是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开发的语言模型,其流畅对话的背后是大量文本数据,机器智能一旦被概念框架限定,就只能在既有框架内运行,有时难免落入“模式化”“套路化”的窠臼。而我们人类,生而不同,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差异性才让人类文明得以绵延、生生不息。ChatGPT可以写关于“童年”的文章,但我的童年里有蝉鸣、有星星、有蒲扇,你的童年里也许有糖葫芦、补习班、游戏机,这些又怎么能用固定的答案来形容呢?ChatGPT的“理性化”也无法取代人类的“感性化”。人工智能的“智能”更多是一种理性能力,而人类的智能还包括价值判断、意志情感、审美情趣等非理性内容。就像ChatGPT在回答中所说“我不具备自主意识,我的回答不包含意见或情感”。换言之,它可以模拟杜甫的写作风格,却模拟不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它可以解出一道客观题,但无法洞悉你此刻快不快乐;它可以提供事实信息,但无法代替人类作出任何判断和选择。而这些想象力、创造力、洞察力、感受力,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标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未来,AI势必会终结平庸。人类自然有着无可取代之处,但仅从现实的就业上来看,一些重复性高、创造性及思想性低的工作,势必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不过,就像ChatGPT在回答中所说,与其担心工作被AI取代,不如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好新技术、新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尽可能保持自身的不可替代性。ChatGPT的全球爆红也让我们感叹技术之强大。面对新风口,在普通人为未来忧心忡忡时,国内一些人工智能行业的从业者却感到“心痒痒”。2月7日,百度公司正式官宣类ChatGPT项目“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Bot)。但从模型的规模到效果,它与ChatGPT的技术仍有不小差距,这将是留待我们未来作答的一道科技创新突破难题。最后,关于与人类的关系,ChatGPT自己就曾给出答案:“我不会替代人类,作为一个AI程序,我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困难和提高工作效率,但我永远无法用自己的感情去了解人类,也不能靠自己的判断去思考问题。只有真正的人才能拥有这样的能力。”在那条看不见前路的黑暗隧道中,也许ChatGPT是给你提供光亮、指引方向的同伴,正视它、直面它、利用它,毕竟,人工智能的前缀依然是“人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作文素材由火爆全网的ChatGPT想到的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