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除贫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慈善工作和慈善事业发展。XX同志强调:“支持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优抚安置等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注重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福利事业”,“协调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优抚安置等制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党的二十大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相协调的体系”,“引导和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慈善事业取得了重要成就,涵盖了许多领域,如扶弱、扶贫、助老、救孤、爱病、助残、优抚等。当前,我们已经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为了在第三次分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新时代的慈善事业必须坚持以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新时代慈善事业具有强大的政治凝聚力和自信心,确保各级慈善组织始终践行党的宗旨,响应党的号召,当好党的助手,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加强慈善领域的法治建设。法治是治国的基本方式。要充分发挥法治固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推动新时代慈善事业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发展。《慈善法》自2016年9月1日实施以来,在保护慈善参与人权益、规范慈善活动、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发挥慈善功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全面贯彻XX同志关于慈善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更好地适应慈善事业的新形势,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进一步优化慈善领域的制度设计,为慈善事业全面、快速、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去年底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首次审议了慈善法修订草案。要以此为契机,认真总结提炼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有益经验,为推动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符合国情和事业发展需要的顶层设计,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基础。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XX同志关于慈善事业的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慈善事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社会各界对慈善事业的重视程度。确立积极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健全和完善国家支持和鼓励慈善活动、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措施,进一步激发慈善热情。优化慈善监管体制机制,完善慈善行业监管理念和模式,推动形成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慈善的良好氛围。
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大力弘扬慈善文化,有利于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力量。要进一步完善慈善表彰奖励制度,建立配套的慈善表彰奖励制度,加大对慈善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表彰奖励力度,激发更多社会力量投身慈善事业。推进慈善文化和慈善教育体系建设,引导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积极开展慈善宣传活动,加大对慈善组织、慈善人物和慈善事迹的宣传力度,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慈善、关心慈善、支持慈善、自觉参与慈善,为慈善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行业自身建设。完善慈善组织登记制度,培育慈善行业组织,推动形成层次清晰、分布合理、特色鲜明、分工明确的慈善组织良性生态格局,增强慈善组织的自律性和自治性。推动慈善组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专业性。加强慈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高等院校培养慈善专业人才,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慈善理论研究,增强慈善吸引力和人才凝聚力。
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慈善的体制机制、运作模式,以及慈善与社会救助的衔接,推动慈善组织在项目设计与管理、线上线下募捐、活动推广等方面向更加现代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慈善募捐和项目管理的效率。推动慈善活动多元化,鼓励发展慈善信托,促进应急慈善事业发展,支持慈善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等。,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慈善总会会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推动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