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最能流传久远的。去年,在南江县委、县政府和县xx协的支持下,我策划了“米仓古道文丛”的采风、创作和出版,其中有一部《文运天开》的古诗文选集,收录南江自秦汉至清末的古诗文,没想搜集整理之后,竟有八百页之多,最后只能选辑,也有五百多页。
不难发现,一个有文化、有情怀的地方,总有作家的作品、诗人的诗情令人回味,引人怀想,它常常能为一个平常之地带来诗意,增添独特的记忆和文化魅力。文学作品是对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最好的宣传。文学具有流传性,虽然没有一首好歌、一部优秀电视剧那种即时传播效应,但它可能传播得更为久远,可能更深入人心。
由此,关于巴中文学如何“走出去”的问题,以我一己之见:
第一,巴中市作协应当承担起巴中文学振兴的重任。
第二,利用好巴中籍在外作家的资源。
第三,加强巴中文学人才的培养。要开阔现有本土作家的视野,不能把他们困于一隅,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经费、有机会走出去与优秀作家交流;要加强青少年文学人才的培养,多加关注。
第四,要多邀请优秀作家、编辑走进来传、帮、带。第五,发挥巴中文学院的功能,将其办成联络本地作家、全国优秀作家、编辑的平台。第六,优化现行奖励方式,实施切实可行的扶持激励机制,鼓励全国知名作家书写巴中故事,鼓励巴中作家写出优秀的作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巴中文学如何“走出去”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