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首次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三位一体”的总体安排和一体化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必须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和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要牢固树立“聚焦发展、抓党建、促发展”的鲜明导向,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坚持以高质量党的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重大决策在高校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下面,我想提几点意见。
第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放方向就是放好学校的政治方向和办学方向。方向是根本问题,特别是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关系到高校发展的前途命运和事业的成败。实践反复证明,只有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才能在动荡的局势面前拨开迷雾、明察秋毫,才能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毫不含糊、毫不动摇。要深刻把握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科学内涵,遵循以高质量党的建设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方针,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深刻认识“两个创建”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悟性、政治执行力,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和坚定不移。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是新时期大学工作的根本要求。高校dangwei要坚持“培养谁、怎样培养人、为了谁”的根本教育问题,围绕“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立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走什么样的道路”等问题,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办学方向。突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务,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管理、办学要求等方面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自觉肩负起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新使命。
第二,强化堡垒,抓住基层党建的关键环节。
党的一切工作都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来实现。新时期高校组织建设以基层党组织为引领,着眼强化基层政治组织功能,把政治引领融入全员全过程,顺应形势,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统筹教育资源,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要深刻认识基层党建对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坚持“强基础、严管理爱”的基本原则,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努力构建学校dangwei、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师生和党员四级联动责任体系。如果把学校比作一个活的有机体,dangwei就是大脑,各级党组织就是学校的动脉,基层党支部、党组就是学校的毛细血管。增强一所大学的活力,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保证微循环的畅通,保证学校的生命体有效、稳定、健康的运行。因此,学校必须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的领导嵌入到位、贯穿到底、深入实际,确保基层党组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激发,不断巩固和发展基层党建生动活泼、团结奋斗的局面,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第三,推进改革,聚焦创新发展重大问题。
高校改革没有完成,创新发展永远在路上。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研究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把人才培养与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紧密联系起来。要设计好未来发展的“四梁八柱”,以政策、制度、组织的一体化部署和调整为保障和支撑,完善教育评价改革的相关配套政策,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推进改革,要充分发挥奋斗精神,增强奋斗意志和能力。首先要敢于碰老问题,让新官愿意管旧账,敢于管旧账,管好旧账。其次,要敢于承担难题,避免上交矛盾、走弯路和妥协,善于以创造性思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摆脱思维方式惯性和传统路径依赖。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大胆地解决这个问题。对资源配置、绩效导向、廉政建设等关系学校内涵建设和发展安全的关键环节,要勇于决策、敢于决策、敢于负责。不要做“扁官”、“和事佬”,用事业发展的成效来检验改革工作的成效。
第四,要优化生态,激活创业“一池春水”
校园政治生态好,人心就会顺畅健康。高校要实现政治和谐、稳定、有序,必须有良好的政治生态。校园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不重视就容易被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就要付出很大代价才能恢复。
清正廉洁的校园政治生态在高校建设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要以高度的政治姿态、完善的工作思路、创新的工作举措,不断优化校园政治生态,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高校dangwei要进一步推进作风转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立规矩、许承诺,深入基层,解决问题,主动转变文风、调动工作。dangwei领导班子成员要履行好“约法三章”,即不徇私情、不自私自利,深入基层“问诊”,请干部群众“把脉”,让高校聚焦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使命,努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
我要说的就这些,谢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在2024年学校党建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