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千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部署和推进的一项重要决策。经过20年的不断迭代升级,让浙江农村发生了奇妙的蝶变,创造了千千万万个美丽乡村,惠及了千千万万个农民。它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践模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把“万项工程”经验作为学习贯彻习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教材,从四个维度深入学习,用“万项工程”经验引领和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实践,努力谱写新时代“三农”新篇章。下面,围绕中心组学习交流这一主题,我讲一些体会。
从转变观念、推动发展的“高度”来学习。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从根本上决定发展方式和效果。“千万工程”以整治脏乱差的农村环境为突破口,率先攻关,进而延伸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全面改善和良性循环。可以说,“千万工程”不仅是一场“生态革命”,更是新发展理念在乡村振兴领域的生动实践。我市和浙江农村虽然处于不同的起点,但起点越低越不发达,越要有忧患意识,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质量的有效提升和数量的合理增长。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三农”工作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协调性,更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调保护与发展,推进全区清理、治乱、绿化、治污,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美好乡村环境。要不断挖掘生态产品价值,因地制宜发展森林健康、林下经济、田园旅游等绿色经济,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塑造和铸魂并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推动移风易俗,确保农村实现从外到内,从形式到精神的全面提升。
汲取城乡一体化的“温度”,惠及民生。缩小城乡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千万工程”立足农村,服务农村,但指向的是城乡一体化。20年来,浙江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5431元增加到2022年的3756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43同步下降到1.90,成为全国城乡发展最协调的省份之一。目前,我市城乡发展仍不平衡。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33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28。与东部先进城市相比,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在新的征程上,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举措,继续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就业援助和产业帮扶,完善涉农机制,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大力推进以县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走出一条以城带动力、以工促农、融合互补发展的新路子。
从加强治理的协作努力的“有效性”中学习。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推进“千万工程”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农民自己的事情,社会各方面都有责任参与建设。“千万工程”不断迭代升级的关键在于实施过程中乡村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支撑着“乡村繁荣”。我市乡村治理充满创新传统,从中国第一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到金融改革“田东模式”,从制定低成本的实用村庄规划到推广农地“由小到大”模式,都是尊重基层创造的重要体现。在新的征程上,要把提高乡村治理效率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相统一,努力构建党政主导、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的治理格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肩负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深入开展“五基三化”系列行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推进自治、法治和德治的融合,坚持“村里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原则,广泛动员农民参与公共事务。要重视引入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吸引企业、社会组织、村集体等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
学习已经实行很久的“强硬”。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空讲的是犯错误和艰苦奋斗兴国。20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千万工程”范围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实践不断创新,探索出一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浙江“千万工程”的丰硕成果,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只有抓得紧,才能攻坚克难,只有干得实,才能梦想成真。当前,后发展不发达仍是我市最大的事实,特别是广大农村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和关键时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注重实效,以“一人为一,我为十”的毅力,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要改进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把更多精力集中到普惠性、基础性、综合性民生建设上来。要坚定战略定力,发扬钉钉子精神,稳中求进,稳中求战。既要做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治本、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化“四个基层”运用,遵循党在新时代的群众路线,聚焦农业发展的堵点、农村建设的难点、农民生活的痛点,深入基层“解剖麻雀”,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在答疑解惑中不断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演讲结束后,请批评指正。谢谢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