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领导同志们:
我区紧密结合“走找促”活动,认真践行“走基层”的优良传统,围绕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急难忧的问题,打造“清力”党建品牌红色矩阵,深入一线为民解难。现将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政策宣传深入人心。围绕学习重点和业务工作,科级干部带头到基层宣讲政策。鼓吹“登门”。召开群众干部讲“三级院会”,处级领导到所在党支部或分管地区宣讲政策理论和红色故事。依托村环、流动宣传车等载体,组织“志愿者宣传队”、“银发宣传组”等宣传政策进村入户。93岁高龄的社区党员党员,讲述了自己抗美援朝的亲身经历,引起了党内爱国人士的共鸣。向企业发放招商引资、用地、征地拆迁等政策汇编,由科级领导带队将政策送上门。政策“入市”。在夜市、农贸市场、旅游景点、网络名人打卡点等地摆摊设点,开展“书记讲党课”、微宣讲、巡回宣讲等活动,通过送戏下乡、知识答疑、有奖竞猜、群众讲故事等方式提高群众参与度。知识“上网”。在区政府网、“xx发布”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等网络媒体宣传政策,以新闻报道、专题解读、视频动画等形式解读政策。以直播问答、在线回复的方式实现在线咨询“零”障碍。医疗保险、党员队伍建设等。会做成微视频,在网上传播,提高政策知晓率。
调查研究汇聚民智。读“深、实、细、准、效”五字公式,真正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提出对策。选题精准。通过网络、邮件、电话等渠道,以家访、院会、座谈会、网络征集、值班走访、下访等多种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全区科级干部确定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法治政府等31个与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调研课题。科学解决问题。建立厅级干部日常提醒机制、日常调度机制和日常沟通机制。收集科级领导“防撞预警”研究计划,避免研究集群。全区处级干部实地调研731次,调研民生问题393个。高质量解决问题。建立“1+1+N”工作体系,即1个项目(课题)、1个专班、N个有效(系统)。截至目前,共征集群众和各界建议1265条,解决问题1230个,解决率97.2%。坚持“现在做事”和“长期站着”相结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举一反三,建立69项制度。
接待来信来访,纾解民困。区委领导带领各级领导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扎扎实实解决矛盾。做“三必去”面试。坚持和践行新时期“乔峰经验”,领导干部实行每月一次深入基层开展信访工作制度,处级干部带头“到群众反映多的地方去,到工作难度大的地方去,到重大政策可能引发利益冲突的地方去”,及时排查信访隐患和苗头,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按“三地一治”就诊。对于群众反映的信访矛盾,承办部门主动召开部门联席会议进行统筹协调,配合各职能部门和社会资源共同分析案情。按照“三到位一处理”的原则,讨论制定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大力开展信访化解工作,全面降低信访存量。开展“三级专班包案”。建立区村三级包案制度,变“接访”为“下访”。区级领导一般会进行包案走访,促进利益走访的解决。年初以来,全区处级干部共承办疑难信访案件114件,解决群众一般性投诉151件,解决纳入包案范围的疑难信访案件8件。
现场办公惠民生。在一线大力开展“三送三解三优”行动,将办公室前移,零距离倾听百姓心声,解决百姓后顾之忧。进村解决百姓后顾之忧。着力解决群众住房、养老、教育、医疗、就业、出行等问题。现场办公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施工,平均工期缩短15天;加快农贸市场的建设和改造;推进维护8个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开设全市首个“零工岗”,帮助“零工”就业.....并通过具体措施暖人心。企业解困增效。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入驻园区企业联络服务体系,以“一企一档”、“一企一策”的精细帮扶,解决园区企业融资、债务等难题。组织各领域专家和党员干部积极深入企业,走进车间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累计协助企业申报项目7个,与高校达成合作意向15个,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9个。引进优质企业,帮助皮革等困难企业,帮助其发展。很难解决项目中的问题。以“七个一”的工作制度落实“一线工作法”,直入项目现场,通过现场提问、直面问题,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不断总结完善重点建设项目的调度、审批等推进制度和措施。建立领导保证体系,全力解决逾期安置和保障房项目建设。今年已交付逾期安置334户,交付“保障房”3280套。
报告完成后,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全市落实“四下基层”交流座谈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