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交流发言:践行“四下基层” 当好群众暖心“四大员”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探索和实践的一种工作方法和制度。是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也是我们新时期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法宝。弘扬“四下基层”精神,党员干部要当好群众的宣传员、调研员、办事员、服务员。

第一,当好“宣传员”,让星星之火在政策宣传上“燎原”。有很多新的民生政策和惠民措施。如果老百姓不知道、不用,再好的政策也会止步于“最后一公里”。宣传的目的是普及,深层次的目的是深入人心,触及灵魂,得到讯息,形成共识,共同支持推动,口口相传。作为党员中密切联系群众的基层干部,首先要身体力行,学习路线、方针、政策等知识,领会精神实质,使宣传更加准确有效。其次,在宣传上,不仅要“身有所觉”,还要“心有所觉”。入乡随俗,与群众打成一片,放下身段,弯下腰,倾听群众的意见,把自己当成群众,以“讲故事”“拉家常”的形式,用人民的语言和语气面对面交流,让宣讲更加贴心、温暖、接地气。再次,利用好扩音器、手机、广播、电视、农家书屋、党员活动阵地、广告牌、标语等载体,使宣传贴近生活,传播形式方便生活,传播范围更广。

第二,做“研究者”,在调查研究中把“痛点堵点”搞“清楚”。习近平同志强调,“调查研究是求实之本,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寻求事情的基础,也是完成事情的途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尊重事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了解,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准确。要弯下腰,耐心细致地倾听群众的呼声和心声,了解群众需要什么、希望什么,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找准症结,找准难点,做好详细记录,分类整理,提前做好布局,真实反映问题。调查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决问题。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对自身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出科学的对策和措施,更好地打破僵局。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在调查研究中不断丰富和积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和能力,用理论武装头脑,用实践检验理论,练就本领,形成机制,做好研究,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当好“办事员”,让“急难忧”在信访接待中得到“解决”。信访接待与群众接触更直接,面临的矛盾更复杂。群众期望解决的问题更具体。要坚持把心贴近人民,把一颗“聪明的心”放在人民身上,切实解决人民的烦恼、忧虑和担忧。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依法依规搭建好平台,认真履行职责,认真记录,倾听群众诉求,为群众宣讲政策法规,解疑释惑,依法依规回应诉求。要学会设身处地,把群众当亲人,认真倾听群众诉求,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要变“被动”为“主动”,深入矛盾的地方,和群众交朋友,谈心。一问一答。要认真务实做好问题和诉求的梳理,依法依规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第四,当好“服务员”,让“百姓所呼”在现场办公中“有求必应”。现场办公实施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只有深入基层、亲临现场,才能准确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科学解决问题,坚持干部多、脑子多、行动多,深入群众,上门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办公室从“政府大院”搬到基层,搬进农家院、田间地头,带着微笑、热情、感情到矛盾纠纷一线,设身处地解决人民群众“急难忧”的问题,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服务员”。要分清轻重缓急,建立长效机制,善于在解决矛盾中总结提炼,从而解决一个问题,积累一批经验,更准确地研究矛盾,更圆满地解决矛盾。要积极主动,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按照“量力而行”、“能快则快”的原则,就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逐一核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切实做到发现问题更快、化解矛盾更准、工作落实更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交流发言:践行“四下基层” 当好群众暖心“四大员”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