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习近平同志指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必须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现代化观,勇担重任,坚决把“民生图景”变成“幸福图景”。下面,围绕中心组讨论交流主题,我发表几点意见。
第一,要始终坚定“以长民为本治国”的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将"坚持以人为本"列在"六个必须"之首,深刻揭示了新时代xx同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体现了其基础性、根本性地位和作用。首先要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人民性是我们党的鲜明底色和价值所在,也是永葆青春活力的关键所在。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坚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平安温暖放在心上,谋惠民生之策、办惠民生之事、解民生之忧,努力让发展业绩更有温度、人民福祉更有质感。我们必须坚持问计于民的工作方向。民生政策准不准,民生工程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做好民生工作,必须倾听民声,尊重民意,汇聚民智,顺应民心。要大力弘扬调查研究之风,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推进民生工程精准化、服务领域拓展化、投入机制多元化,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最初使命。初心与党心相连,党心与民心相连。做好民生工作,要量力而行、量力而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统筹兼顾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和力所能及的,让财力人力更多向民生倾斜。我们一定要秉持“我不一定要成功,我一定要成功”的胸怀和境界,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把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的幸福、摸得着的温暖、看得见的成效。
第二,要时刻为人民培养“一枝一叶总牵挂情”的情怀。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解决民生问题是我们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惠及民生、温暖人心、顺应民意的事情,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要织密口袋,守住民生底线。坚持保数量和提质量并重,做好就业创业扶持、特困群体帮扶、富民强村、“一老一少”服务,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使党的政策温暖直达人心,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我们要继续改善民生福祉。既要着眼于“关键小事”,又要解决老小区改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城乡环境改善等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多做“民心工程”,为子孙后代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要创新,打造优秀的社会治理。突出“五治”融合,用好“两代表一委员”“有事商量”等活动平台,深化“三个一百”行动效果,完善市镇两级全覆盖社会治理服务结构,形成区域统筹、条块协调、共建共享治理新格局,加快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以省委检查为契机,解决检查中发现的失地农民保障、用火场所安全、学校食堂管理等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利益。
第三,要始终保持“练一练”的奋斗姿态。对于现实的学习,在实践中是扎实的。我们要大力弘扬治沙优良传统,继续弘扬“四敢”精神,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凝聚起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强市新实践的强大合力。要强化真抓实干的意识。继续深化“作风改进年”和“营商环境改善年”活动成效,大力整治干部“懒政怠政”问题,放大“三项机制”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推动党员干部求真务实、勇当先锋。要激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引导各行各业发挥聪明才智,大胆创新实践,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深化x委大督察与纪委专项监督联动机制,狠抓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精准开展“小切口”专项监督,开展集中整治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同志们,国家是人民,人民是国家。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到学思合一,知信行统一,锚定目标,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赋能和加强我市跨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高质量建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书记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人民至上”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