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基层工作”是习近平同志1988年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的一种工作方法和制度。从提出“弱鸟先飞”的理念到倡导“滴水穿石”的精神,从“公仆日”到“交心日”,从“三进党”到“基层交接”,习近平同志坚持以自己的实践,真正做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到基层调查研究,接待信访,实地到基层工作。当前,第二批学习贯彻习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扎实推进。党员干部要发扬“四下基层”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走新时期群众路线,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实践,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开展工作,自觉成为习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使“下基层”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蔚然成风。
第一,努力促进发展,践行造福人民的宗旨。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体察基层百姓疾苦,坚持把解决温饱和住房问题作为脱贫攻坚的工作主线,下大力气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到省里工作后,推动实施“惠民工程”甚至船民上岸,千方百计帮助宁德人民搬穷窝、连根拔起。习近平同志手游,为全党树立了榜样。“四下基层”是工作制度和方法,也是优良工作作风和真诚为民情怀的体现。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继承和发扬“到基层去”的优良传统,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定不移地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意愿, 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为人民解决实际问题。第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决问题。调查研究是洞察的源泉,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1988年刚到宁德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沉下心来,深入基层调研。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闽东9个县,不到两年基本上走遍了宁德所有的乡镇。他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宁德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看待闽东贫困地区的发展,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脱贫致富的重要理念。实践充分证明,这些重要思想和理念为宁德脱贫攻坚提供了科学指导和重要遵循。大兴调查研究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xx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四个基层”作为重要载体,用好这个“传家宝”,坚持问题导向,走出去、沉下心来,直奔问题,从问题中学习,纠正问题,找准问题症结所在,真抓问题研究,拿出解决问题的切实措施。第三,下沉一线解决矛盾,尽最大努力解决问题。习近平同志在《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心连心——谈新形势下领导信访工作》一文中写道:“通过深入基层,提高领导机关效能,有利于解决源头问题,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要积极做好群众的宣传动员和思想教育工作,改进各级领导的工作作风,把党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习近平同志不仅这样要求干部,而且自己也这样做了。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干部下基层信访”的这一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对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十分重要,而且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也十分重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党员干部要增强问题意识,发扬责任精神和奋斗精神,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努力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把信访送到群众的“家门口”,倾听群众诉求,及时回应。通过密切接待来信来访,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第四,走扎实深入的群众路线,努力提高工作实效。在一线办实事,就地落实,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也是促进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不仅倡导“就地到基层办事”,而且要求“马上就办”,启动了机关效能建设,要求把工作重点积极放在基层。对久拖不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集中就地“会诊”,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到基层现场办公”,不仅拉近了机关与基层、领导与群众的距离,也是解民忧、惠民生的重要体现。广大党员干部要潜到一线,深入农村社区、企业车间、田间地头,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跟进服务,在一线落实责任,变“会场”为“现场”,以“实干”求“成绩”,面对面问问题,听意见,解决问题,办实事,大力倡导“马上就办”,发扬光大。让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得到解决,一大批关系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难题得到成功攻关。一张张笑脸绽放着感动和幸福,让“现场基层工作”的优良传统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第二批主题教育交流发言: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