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写作网101写作网101写作网

主题教育“分享式”党课:党建引领谋跨越,扬帆起航续新篇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城市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努力提高城市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水平。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空室,是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区数量和规模逐渐增加,居民数量庞大,不同群体对美好生活的个性化追求,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的平衡...这些都给社区治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社区成为群众最放心、最放心的港湾?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交流学习。

一是落实“网格”,划分“责任田”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在服务居民的过程中,如果广撒网,只能看表面,就会出现走过场的情况。社区可以将服务的居民逐一划分为“网格单元”,落实具体责任人,让每个网格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居民的情况更准确,社区服务的落实更精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写照。我们社区根据人口情况、地理位置、社区布局将辖区划分为23个微网格,充分充实了社区网格的力量,让网格的张力凝聚了服务的合力。一张“网”可以覆盖辖区的一切,覆盖民生;很多“网格”可以实现责任下沉,消除管理盲区。网格员直面群众,用“铁脚”走街串巷,摸清基层实情,知道基层需求,了解基层期盼,真正实现“微网格”支撑“民生”,展现纵横交织的精准和基层治理的温度。

第二,建立“微电网”,建设“议会大厅”

居民的事,居民的议,社区不仅要派网格员收集居民的“微愿”,还要及时梳理“微愿”,优先通过账户管理解决高亢诉求并做好跟踪反馈。同时,要建立“居民说事”机制,及时向社区居民通报当前工作计划和进展情况。这样也可以收集居民的“微需求”,听到居民的“金点子”,凝聚大家的力量,一心一意想,一心一意做,让社区工作更容易,居民的事情更容易,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有机联系,为居民参与各种形式的社区公共生活创造条件,培养居民对社区制度和规则的尊重,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让社区治理始终充满活力。2023年3月,我社区开展了辖区内的社情民意大走访。网格员收集本网格内的基础信息、居民诉求和服务需求,与居民面对面沟通,亲密交流,以居民需求为首选,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从“民声”中寻求方向和问题,为居民排忧解难。

第三,开展“微服务”,提升“微幸福感”

数字技术是大势所趋,是保障民生的“新力量”。依托互联网等技术的加速创新,社区治理也应该拥抱时代潮流,开辟一片发展的“新天地”。我们社区建立了网上“微群”,为居民提供“微服务”和“微保障”。居民在群里反应汽车被蹭,情绪激动,说话过激。网格工作人员立即做出反应,安抚居民情绪,提醒居民使用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并提供相应帮助,让居民的烦恼在“微网格”中得到解决。当收到县气象局发布的天气预警信息时,网格员及时在群里提醒居民注意防范,安全出行。在技术创新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探索“数字加”社区治理的新模式,在社区构建“智能网络”,在云上构建“互动平台”,搭建服务人民的“新阶梯”,为居民表达意见开辟渠道。只有及时关注本辖区居民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了解居民的所思所想。

人民就是国家,国家更好。只有紧跟党的指导,不断提高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优化社区服务,不断创新治理模式,才能推动社区治理格局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主题教育“分享式”党课:党建引领谋跨越,扬帆起航续新篇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