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强调,“推进中国现代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国家和民族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全面准确落实新发展理念,正确认识和大力推进中国现代化”为题,就“用心写好中国现代化论文”与大家交流共勉。
第一,始终保持“自信自强、信念坚定”的忠诚态度,凝聚中国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党是领导一切的。 自党诞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切斗争,都是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为现代化创造基本社会条件”,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为现代化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为中国现代化提供新的充满活力的制度保障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都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山望主峰,海望灯塔”的领导力量。 如今,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变得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行,更加雄辩地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可行的、稳定的,是建设强国和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我们党员干部要沿着“对党忠诚”、“不背离”的方向,从历史启示和无数事例中明白“党的领导直接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前途命运和最终成败”。作为一根小小的蜡烛,一点点“星光”,他们将更加紧密而深刻地凝聚在党旗之下,真正以坚定的信念磨砺忠诚,以非凡的斗志追求崇高的力量,融入人生的抱负。
二是强化“民之所欲,责之所归”的奉献精神,奏响中国现代化“为民之乐”。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章明确规定,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从“民为立国之本,本为立国之本”的执政理念,到“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感交融,从“为官避事,终身耻”的责任宣言,到“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境界,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深受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影响,写出了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走中国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造福全体人民为根本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要胸怀“国为大”,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人民的需要和愿望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和需求,使每一项工作都更加贴近群众、顺应民心、顺应民意;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以“特别奉献”的精神,弯腰去敲人家的门,多接触火炉的“烟火味”,多体察人民群众的“民怨”,多看人民群众的“急难忧”,以“知其重,行其责”的精神去远征,既造福当前,又造福长远,成就现代化。
第三,坚持“斗志昂扬,锲而不舍”的奋斗态度,走向中国现代化的“宏伟征程”。
“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等于一个马平川。 中国式的现代化被称为“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景越是光明,蓝图越是宏伟,任务越是重大,越要沉住气,铆足劲,加足油,加足劲,以冲锋陷阵的气势面对风暴,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奇迹,以久久为功的韧劲赢得胜利。 从奔驰而来的高铁到大地上的绿眼睛,再到田野里的特色旅游;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再到壮大实体经济,无一不是智慧的“结晶”,奋斗的“果实”。 幸福的生活是奋斗。我们党员干部要立足岗位职责,肩负时代使命,从基层沃土中汲取养分、获取力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方法,在斗争中把握规律特点,增强“坚守青山不放松”的耐力,践行“乱飞犹静”的决心;要有“临危不惧”的勇气和魄力,要有“化险为夷”的定力和水平,一步一个脚印,一棒一棒,永远“攻最难的地方,追最远大的目标”;我们要坚持“常忧”的责任意识,积极投身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实践,通过辛勤劳动创造业绩,通过奋斗促进繁荣,把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变成可知可感的美好现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1写作网 » 交流研讨发言:用心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答卷
最新评论
领导讲话千遍一律,而核心就是捞干的
交流发言最重要的是感召力